从中非合作论坛看“一带一路”电力企业契机

时间:2018-09-07 访问:9794

2018年9月3日至4日,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并举行相关活动。习主席在会上强调中非要携起手来,共同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,并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事宜进行了重点探讨。


一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获得各国领导人支持
中非合作论坛目前有中国、53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委员会共55个成员。中非双方于2006年、2015年、2018年3次举办峰会。本次峰会主题为“合作共赢,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”。

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是共筑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。对中非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与会各国领导称赞不已,博茨瓦纳总统对“一带一路”助力非洲发展表示肯定;安哥拉总统指出“一带一路”为安哥拉发展带来机遇;吉布提总统盖莱希望东部非洲能继续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中受益;乍得总统代比邀请中国企业家赴中部非洲国家投资兴业,表示已经制定并在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经济金融改革计划。



二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电力需求旺盛
据统计,中国企业在亚洲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中,电力建设项目占26.6%,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投资中处于最大的占比分额。“一带一路”集中了全球GDP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,电力需求增长迅速,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,2006年沿线各国电力需求约为94680亿kWh,2015年达到142846亿kWh,十年间增幅达51%。


分地区来看,东亚、东南亚、南亚、西亚北非和南美的电力需求年均增速分别是4.5%、5.0%、5.5%、4.8%和3.3%,其中年均增速较快的国家有中国(7.3%)、越南(11%)、印度(5.9%)、孟加拉国(7.4%)、沙特(6.1%)、阿联酋(6.4%)、卡塔尔(10.3%)和土库曼斯坦(4.7%),中东欧国家的电力需求增长缓慢,捷克、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降低趋势。可以看出,发展中国家成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贡献者。

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的相关数据,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所涉及的亚洲国家中,绝大部分国家的电力传输损耗都较大,绝大多数年人均用电量低于5000度,电源项目设备老化、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,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。例如,巴基斯坦、印度、蒙古、塔吉克斯坦等国的电力传输损耗高于10%,吉尔吉斯斯坦、尼泊尔等国更是高达20%以上。因此,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对电力需求的增长以及对电力供应质量的提升,将创造出巨大的电网升级改造市场,带动电力装备产业前景发展广阔。



三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电力市场广阔
近年来,中国电力企业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2013-2017年,我国电力企业年度实际完成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0多个,累计实际完成投资80亿美元,签订电力工程承包合同达到494个,总金额912亿美元。中国电力企业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国际知名的项目,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。

预计到2030年电力潜力装机全部投产,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电力总投资潜力约2.8-3.2万亿美元;电力装备方面,价值总额约1.8-2万亿美元。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,比如中亚有丰富的煤炭、油气资源,东南亚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等,与我国先进的电源项目施工、电力装备制造、电厂运维能力形成优势互补。因此,不论对发电企业、电网企业、电力建设企业、装备制造企业,都是新的发展机遇。



四、国家强调电力企业加大“走出去”
国家对电力“走出去”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。在此背景下,一方面电力行业企业要加大“走出去”力度,另一方面企业要提高服务质量,同时政府要落实有关政策给予大力支持。加大“走出去”包括多个方面:
一是扩展项目。除了新建项目,国外很多国家电力装机为二三十年前的老旧机组,已无法满足正常运行和逐步提高的环保要求,老旧机组退役和改造将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。
二是加强管理、运维。目前不论是我国发电企业还是电网企业,在项目运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具有较高水平。电力企业在“走出去”的同时,应打造专业化的运维队伍,推动我国电力项目管理、运维“走出去”。
三是推动电力设备“走出去”。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大多数是电力工业欠发达地区,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。
四是推动技术标准“走出去”。我国各电源种类、特高压、智能电网等相关技术领域形成了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。在节能减排方面,技术不断完善,标准不断提高。技术标准的“走出去”,对加大电力行业“走出去”具有重要意义。